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考試什麼的都去死吧(徐良&雨潔)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十二月的奇蹟(EXO)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9. 蛋白質(2)

從前中國三聚青胺事件,因為要檢查奶中的蛋白質夠不夠是很難去量度的,而由奶中的氮元素多寡可知蛋白質夠不夠,商人就想到在奶粉中加入氮元素,就可以做出蛋白質足夠的假象。

肉類內的氮、磷、氯、硫全部都很高,反而鈣、鎂、鉀、鈉的含量很低的,所以肉類是非常酸性的食物。蔬菜是強鹼性,最強鹼性的蔬菜是西芹。西芹的鹼性非常高,如體質很鹼性,食西芹會暈的。西芹含鈣、鎂、鉀、鈉的元素很高,所以單從微量元素去分,就知它是酸定鹼。

水果呢?水果是鹼性,但沒蔬菜那麼鹼,是溫和一點的,當然不是每樣水果都屬鹼性,榴槤是酸性的,香蕉是非常鹼的,缺鉀要多吃香蕉。荔枝是酸的,三把火和酸性失衡有關,水果因為它有糖份,有碳去中和了酸性,所以鹼性較溫和。

牛奶呢?奶和肉類很相近,一杯奶有250毫克的鈣,鈣質很高,有酸性元素,亦有鹼性元素,屬於中性,所以牛奶對人體的酸鹼影響不大。

豆漿呢?蛋白質很高,但鹼元素很高,所以它是中性偏鹼。

皮膚是酸性(5.5),血液是弱鹼性(7.2~7.5之間)。皮膚與血液永遠呈現相對,血液不夠鹼,皮膚就不夠酸,血液不鹼,皮膚就不酸(不是指皮膚,是指體外與體內)。喉嚨、腸,胃等均屬體外,未被人體吸收到血液的都屬體外,包括陰道,都是酸性的。大家很容易分辨的,腸內有沒有菌?體內不應有菌,有菌應該有抗體,糞便有菌,所以一定要靠人體腸胃的酸性抑制它。所以我們人體的體外要有足夠的酸性,胃的酸性很強,任何細菌不能生存。腸道酸性不足,所以人吃了腸胃藥,好易會有腸炎,因為它酸性不足,容易產生感染。

所以要保持人體的皮膚,體外要夠酸,體內要有足夠的鹼,如果我們體外酸性不足,就會有莫名其妙的炎症產生,例如女士的陰道炎,不明來歷的皮膚發炎,喉炎等,所以要保持人體的酸鹼平衡。所以食肉一定要食蔬菜。飯是酸性,所以食飯又食肉是很酸的,食菜可以中和酸性,兩者是要平衡。

喉嚨痕癢吃鹹甘桔很有效,當然喉嚨發炎有兩種原因,一是感染,二是酸鹼不平衡,感染而產生的喉嚨痛,吃鹹甘桔沒有用,酸鹼不平衡產生的喉嚨發炎吃鹹甘桔有用。因為鹹甘桔的鈉很高,但鈉會影響人體血壓很高,所以不如吃鈣鎂片。

酸性食物好或鹼性食物好?中醫沒有分酸鹼,但有分寒熱的食物。肉是熱,菜是寒,肉好定菜好?其實要看你身體是什麼體質。你熱的就吃寒的,你寒的就吃熱的,所以要平衡。如你體內酸性太高,人體會產生自我中和,人體會提取鹼性去中和,鈣鹼性最多,所以人體會在骨骼內提取鈣去中和人體的酸性,這樣我們就會有大量的鈣流失,不但會引起骨質疏鬆症,還很易患上腎結石。因為是自身的鈣流出來,所以吃肉的人很易患上骨質疏鬆症和腎結石。那吃菜好不好?不斷吃菜,不吃肉,缺蛋白質會怎樣?太鹼又不成的,你太鹼時,身體會抽取蛋白質來中和你的鹼性,這樣就會有大量的蛋白質流失。所以你只顧追求鹼性,你的蛋白質會降得很低,為什麼你吃西芹會暈,因為太鹼,要不斷取蛋白質中和鹼性。

坊間的蛋白粉(亦即鞍基酸粉),沒有氮元素,沒氯元素,沒硫元素,它全是氨基酸,所以屬微酸性,不會影響人體的酸鹼值,但又可以保持身體的蛋白質平衡。

三聚青胺為何嚴重影響腎結石,因為將氮元素放入奶中,通過奶的蛋白質測試,只能測試氮的含量,而去衡量它的蛋白質含量。氮元素是酸性,大量的氮元素在體內,是無用的東西,在血液內,體內過酸,為了中和酸性,唯有將體內骨骼的鈣流出來中和它,中和了之後,大量的鈣在腎排出來,很容易會沉積在腎臟內,形成腎結石。

問題: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多了,蛋白質應該吃少些?(兩者都屬宏量元素),基本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加起來的總和是一樣的,即三項裡其中一項吃多了,其餘兩項相應就要吃少一點。

如果碳水化合物不足,蛋白質耗用量就會多了,所以蛋白質的多少是和碳水化合物有直接關係。

如一個人要增肥,可多吃蛋白粉,但如果他的碳水化合物供應不足,你的能量供應不到,蛋白質只會消耗能量,即是說你吃的蛋白粉只會變成能量,你的身體合成分解能力很快,代謝率很快,所以要好高的爆炸性能量給你,當你吃不到能量高的食物,身體第一維持生命的是熱能,身體就會將所有的蛋白質全部轉作熱能,甚至將體內血的蛋白將它分解成能量。

有胃潰瘍的人不宜多吃菜。

8. 蛋白質

雞有沒有蛋白質,有沒有脂肪,有沒有維他命B?不用問一定有,因自然界給了我們平衡,只是人們拿來用各種煮食方法,把營養結構改變了。將雞炸了,在高溫下,100度以內,B族是不受影響的,但超出此溫度就會被破壞掉,蛋白質要被破壞,也要被烤焦才會。炸雞要用油,炸了後會索油,其宏量營養素被增加了,微量元素被減少了。天秤的失衡就更嚴重了。所以吃油炸東西會很熱氣,炸雞脾好還是焗雞脾好?兩樣都不好,兩者比較,烤焗會好些,因為油份會流出來,失衡沒那麼嚴重。

問題:胃如果油多了(宏量),脂肪多了,維他命E的需求就會多了,E的需求會大幅度增加。因為油類很容易氧化,產生致癌物質沉積在血管內,所以需要E抗氧化幫助,所以油越多,E的需求越大。所以肥胖的人要多吃E,血管的油越多,消耗E的量越大。

魚油,魚油越多,E的需求會增多,如果魚油被氧化會產生很多問題,所以大家要清晰知道為何魚油需要E了。卵磷脂是脂肪的一種,卵磷脂與維他命E是最好的配合,一個人如果大量的油份在身體,而E又缺乏,是會致癌有血管病,所以這兩樣是要平衡的。

蛋白質宏量元素多了,什麼微量元素需要增多?是B族,因為B族是幫助三大宏量營養素去運用,而缺B就會有熱氣的表現了。除了B,還有鈣,蛋白質多了,鈣的需求會相應增加。骨質疏鬆症缺鈣,究竟骨質疏鬆症是否真的由缺鈣引起呢?這個論說已爭論了超過二十年了,科學家各有支持及反對,因為很多人吃了鈣也有骨質疏鬆症,那後來終於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就是體內的蛋白質攝取過多,是指肉類的蛋白質。中國人的骨質疏鬆症肯定跟缺鈣有關,因我們上幾代很少喝奶,乳酪類少吃,所以會缺鈣。但反看歐美國家的人民,他們吃乳酪很多,他們的文化是吃芝士喝奶大的,所以他們攝取大量的鈣,照理應不易患上骨質疏鬆症,但數劇顯示卻剛好相反。以數據上來說,中國人與歐美等國的人民患上骨質疏鬆症數字上相約。後來發現他們吃了很多動物的蛋白質。為什麼植物蛋白質不受影響?是關乎人體的酸鹼度,以前營養學很少提到酸鹼度,現在比較重視,會將酸鹼列為一個課程。

肉類是酸或鹼?為甚麼是酸?肉類是酸,是強酸,非常酸,食物的酸鹼並不是用口味去分辨,是以內裡的元素決定,最後代謝完後產生酸性就是酸性。檸檬味道是酸的,但檸檬是極鹼性食物,通常酸的食物含有的礦物質是氮、磷、氯、硫,稱為四大酸性元素,碳是屬於酸性的,是屬微酸性。氮、磷、氯、硫代謝完後會產生酸性留在體內。鹼性是什麼呢?鈣、鎂、鉀、鈉,四鹼。肉類為什麼那麼酸呢?因為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氨基酸由氮元素組成,所以不用說,蛋白質一定是酸性的。因為人體內含有氮的地方就是蛋白質。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Canon in D 原創笛譜


Johann Pachelbel Canon in D Major fantastic version, classical music
笛譜製作:13 ( freetatkin.com or freetatkin.blogspot.com )
(註:降八度編譜)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思慕的人(安心亞)

作詞:葉俊麟
作曲:洪一峰
《阿嬤的夢中情人》電影插曲
笛譜製作:13 ( freetatkin.com )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張三的歌(齊秦)

作詞:張子石
作曲:張子石
笛譜製作:13( http://www.freetatkin.com )

7. 七大營養素

問題:營養素有七大,有否聽過六大營養素?有否聽過五大營養素?那個對?其實三樣都對。在不同時候有不同說法,在大學時會說五大營養素,因為有很多營養學上是不當水是營養素,認為水是另一樣學問,其次是纖維,纖維在分子結構大家知道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纖維的結構份子有碳有水,問題是纖維原本就不屬於七大營養素,所以將水除去,將纖維歸入碳水化合物,就變成五大營養素了。為什麼纖維後來又被歸入七大營養素呢?纖維在人體架構上跟本沒有這東西,不屬於身體架構,你吃多少排多少。

以前的人不重視纖維,母親會把橙皮及那層白色的(衣)撥掉,因為沒味不好吃,母親愛你卻害了你,那層(衣)很多纖維的。後來人們發現纖維吃多少拉多少,是沒用的,那麼吃來幹什麼?你吃了太多沒用的東西就沒胃口吃別的食物。在五十年前人們覺得纖維是不重要的,是沒有益處的,影響我們的胃口的,所以以前窮人是吃粗糧,有錢人吃輾磨食物,但吃了輾磨食物後身體有嚴重的便泌。當時全球的科學家及醫生一致認為纖維是無用的,但後來很多人便泌,於是大家討論起來,科學家認為是吃太多纖維所致,堵塞了大腸。但當年有一個醫生,覺得是缺少了纖維導致便泌,而全世界醫生都評撃他的言論,所以他找了兩個便泌了多日的朋友來試,他用最粗糙的食物給他們吃,大量乾了的清菜,結果不出十日,兩人大便回復正常。於是他再找100個人來試,結果也是一樣。於是全球科學家也來試,結果也是一樣。所以科學家們不得不承認當年的學說是錯的,但當時已令到很多人身體受到了很多傷害及障礙,我們不要忘記這教訓。結果將纖維從碳水化合物分了出來,成為營養七大要素之一。

麥記,高脂肪高澱粉質,缺了微量元素,維他命等。

營養素的平衡不是指數量上而是指比率上的平衡,這點觀念很重要。宏量主要是提供熱量和修補身體,當然蛋白質可以用來調節身體機能,但最主要還是提供熱能和修補。另一邊的微量營養素B、C、鈣主要是調節身體機能,兩者功效分得很清楚。

問題:如果右邊:碳水化合物多了,左邊:相應要增加維他命B族。在自然界食物中,兩樣東西是並存的。由始至終,大自然給我們的食物是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的,假如不是,我們一早就會被淘汰,身體是可以平衡的。米是碳水化合物,亦有維他命B1的成分,B1在米的皮的(衣)上是最多的。以前不是叫白米,是叫黃米的,可惜當年有人發明了機器,將米放進機器,磨出白米來非常好吃,變了質的米達不到平衡作用。所以越吃白米,微量元素越缺乏。發明這機器的人應拿去鎗斃,因為他破壞了大自然的平衡。白米磨去只剩澱粉質。沙糖,冰淇淋呢?沙糖的學名是空白的熱能,只有宏量元素,完全沒有微量元素。所以食糖越多,天秤的失衡越高。

例如:荔枝,一個荔枝三把火,荔枝冷冰冰放進冰箱,為什麼會有三把火?因為荔枝本身是一樣不平衡的食物,荔枝的宏量營養素遠超於微量營養素。你只吃荔枝,天秤就會失衡。其實大家知道,中醫有說熱氣(上火),西醫沒有這概念。中醫研究了很多年,才發現熱氣有幾個原因:
一‧跟缺乏B族有關,
二‧身體酸鹼不平衡,
三‧缺水有關,
四‧炎症
這就是熱氣的四大原因。其實所謂熱氣就是人體體內的營養素失衡,有些東西少了,有些東西多了,身體就會發生問題。

6. 消化系統----小腸與大腸

小腸,每一段的小腸吸收食物的營養素都不一樣,所以切了一段小腸是有影響的,影響吸收。小腸吸收是靠絨毛,絨毛裡面有很多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的作用是掃瞄,來到小腸的食物形態已是爛糊狀,食物中的營養素會被掃瞄吸收,吸收後進入血液,繼而進入肝臟,肝臟會將營養素重組。脂肪在小腸內不易被吸收,因為脂肪粒子太大,不易被毛細血管吸收,是需要膽汁的幫忙,由膽囊壓出來用,而膽汁是由肝製造的,肝會不斷製造膽汁,存入膽囊,你進食時,膽囊才會分泌膽汁出來用。當你應進食時不進食,假如有16小時不進食,膽汁有16小時未分泌過,但肝仍然不斷製造膽汁藏在膽囊沒被壓出來,膽囊會濃縮膽汁形成膽結石。所以不吃早餐的人,很容易有膽結石,兩餐之間的時間不要太長。所以少量多餐的人不會有膽結石的。

膽汁的作用,是將你的脂肪分解成大粒變細粒,變油粒,一個乳化的作用,帶到身體各部去。到我們肝臟的脂肪卻不簡單,肝會將脂肪分解成甘油脂肪,越食得油多,肝的負荷越大。所以記著,去得肝臟的油一點都不簡單,肝要進一步加工。

大腸作用,一、將水份吸收,二、儲存糞便。不是所有動物都有大腸的。雀鳥沒有的,雞也沒有的,所以雞鳥是直腸直肚,話痾就痾。所以一群小鳥飛過要小心,雀鳥隨時會在天空痾下來。

大腸主要將水份抽乾,大腸在腸的四周外圍,小腸接上的大腸第一段叫「升結腸」 呈向上升狀態,之後向橫的一段叫「橫結腸」,再接著的是降結腸,呈向下狀態,再到乙形結腸,最後去到直腸再到江門。

在小腸內的食物形態是爛糊狀,進入大腸後,大腸會將爛糊狀的食物水份吸收,成了固體。很多人問,為什麼我又喝湯,又吃飯,又喝水,為什麼最後出來的東西變成糞便?喝的湯變成尿液。其實主要分家是在大腸內,大腸將水份吸收到血液,再由腎臟排出,當然腎臟會將有用的過濾,沒用的排出。最後剩下在大腸內的食物會變硬,軟硬情況會符合你生理要求。大腸就像一個模具。所以糞便為甚麼像一條香蕉?因為大腸形狀像一條香蕉。模像甚麼,出來的糞便就像什麼。

肚瀉是怎樣的?排出來的是否很稀?為什麼會稀,因為身體內有炎症,你的食物有毒,又或者你有腸胃炎,身體會加速腸蠕動,會將你身體內的炎症細菌排出,不讓你吸收,盡量讓你身體影響最少。小腸加快蠕動後,食物進入了大腸,大腸來不及吸收水份,就已經排出體外,所以大便就變成水汪汪。最嚴重的肚瀉是痾水,水進入腸內,腸根本沒有蠕動就直接排出來,喝水將炎症稀釋,越是痾水,代表炎症相當嚴重。當水份大量排出來,不能回收,不要說一天喝十杯水,就算喝三十杯水都會把你口渴死。因為水份不能被回收。所以小朋友肚瀉痾水,最嚴重可以缺水死亡的。所以醫生會幫他吊鹽水、葡萄糖水等,補充身體失去的水份,不然他會缺水死的。從前那一代父母,見孩子肚瀉,說不能喝水,吃麵包可以吸水,就不會排出水份,那是絕對錯誤的觀念,所以越痾得多越要喝水。

紀念日(齊秦)


作詞:羅聖爾
作曲:虹
譜:13 ( http://www.freetatkin.com )

月亮惹的禍(張宇)

作詞:十一郎
作曲:張宇
笛譜製作:13( freetatkin.com )

用心良苦(張宇)

作詞:十一郎
作曲:張宇
笛譜製作:13( freetatk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