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五月天)


再見我的初戀(容祖兒)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殘酷月光(林宥嘉)

作詞:向月娥
作曲:陳小霞
笛譜製作:13 ( freetatkin.com )

5. 消化系統----胃

胃:是機械性和化學性都有的器官,胃的機械性,它有一個強而有力的肌肉,靠收縮放鬆,令食物變軟變爛。當你吃完東西,為何想睡覺?因為身體要花大量時間力氣去消化食物,將血液推向胃,進行食物加工和壓縮。化學性,起分解消化作用。胃酸主要功能是將蛋白質還原成氨基酸,是胃酸最重要一個功效,酸鹼是講PH值,皮膚屬酸性,大約PH值是5.5,皮膚屬酸性是可以抑制細菌生長,中性PH值是7,胃酸的PH值是1.5,1.5是強酸,強到可將骨頭溶化。所以誤吞魚骨不用怕,胃酸會將魚骨分解溶化。胃酸等同清潔廁所用的鹽酸,PH值一樣是1.5。

胃是蛋白質造的,胃液胃酸是強酸性,胃酸不會溶化胃嗎?原因是胃璧有胃黏膜保護。胃黏膜是胃璧的胃腺不停分泌,目的是在胃璧上不斷塗上一層像油的物質,令到我們的胃酸永遠接觸不到胃璧,達到保護作用。

越吃得飽,胃酸分泌越多,所以不要吃太飽,當你經常進食大量肉類進食過量時,胃酸分泌必然多。當一個人有壓力時,身體會作出資源調配,將所有的工作暫停,集中處理當前的工作,最先停的是腸胃工作,將胃裡的血液抽離,走去腦及手腳等地方去應付壓力。當和別人吵架,血液會走到臉部及手腳位置。胃停止工作,會影響胃黏膜正常分泌,結果胃黏膜分泌少,停止分泌,但停在胃內的胃酸會停留更長時間,結果久而久之,有機會導致將胃壁消化,會腐蝕,會痛。用胃鏡去看一個有胃炎的人,他的胃是紅色的,胃部被灼傷了,這是很難醫的,凡是胃病都是很難醫治的,很難根治。當你胃炎不理它時,會變成潰瘍腐爛,再不理它會胃出血,再不理它會胃破洞,變成腹膜炎,是很嚴重的。所以胃病是跟飲食有關,但和一樣東西絕對有關,就是你的壓力,就是你的神經系統,直接影響消化系統。所以醫胃病要看病人的性格,要他多運動,調整身心,食多一點維他命B族、C、鈣鎂片來調整壓力,壓力不解決,胃病是不會好的。

當你的胃受了傷,有傷口,你再進食入去,胃會分泌胃酸,胃酸碰到傷口,你就會痛不欲生。所以醫生為了解決你的痛苦,就會給你吃胃藥,中和胃酸。可是後果會產生很大副作用,胃藥將你的胃酸稀釋了,當然胃會感覺舒服點,但不要忘記,沒有足夠HP值1.5的胃酸,不足以將蛋白質還原成氨基酸,結果蛋白質都變成糞便排出體外,所以經常吃胃藥的人會特別瘦的,體重會越來越降低,因為缺少了蛋白質,因為無法吸收蛋白質。胃酸不單只消化蛋白質,還會將人體的鐵質,三亞鐵還原成二亞鐵,小腸才會吸收,即是將複雜變成簡單。如果一個人胃酸不夠,是嚴重影響鐵的吸收,所以缺鐵的人跟胃潰瘍有很大關係。所以胃潰瘍的病連帶拼發症係會有缺鐵性貧血症。

人體的胃酸係可以製造吸收維他命B12的因子,缺乏胃酸你便拿不到B12,所以B12,葉酸和蛋白質,都是造血好重要的原材料,所以會嚴重影響到整個身體的架構失衡。

原來吃胃藥是不可以解決問題的,只是暫時解決痛苦。因為胃是蛋白質造的,所以要補胃要吃蛋白質,而吃蛋白質會分泌胃酸,一有胃酸就會痛,未曾修補好已痛死了。那你說我不吃,又缺蛋白質,那吃又不成,不吃又不成,該怎麼辦?除非你找到平衡點,食物本身就是氨基酸,直接被小腸吸收,對你的胃固本培原,就是蛋白質粉(氨基酸粉),它本身是很簡單分離了的氨基酸,簡單到一匙蛋白粉一杯水(個肚是空的,未進食),15分鐘可以進入人體血液,和注射氨基酸的速度是差不多。所以你看含量有多少是錯的,而是要看你吸收及進入人體的速度有多快。有人說喝牛奶一杯有250毫克,比蛋白質粉成份高,又便宜,雞蛋都有6毫克,但你不要忘記,牛奶及蛋是要你胃酸分解的,就算你有胃酸分解,也未必輕易將它還原成氨基酸。

 一塊肉,放在桌上,在三十幾度下,8個小時就會發臭。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甚麼我吃的東西那麼香?排出來那麼臭,就是因為人體有些蛋白質不能被吸收,等於一塊爛肉,磨爛磨碎放在你的大腸24小時,在體溫36.8度之下,你想一想會變成什麼味道?所以臭味是來自吸收不到的蛋白質。所以吃肉的大便會臭很多,吃蔬果的大便沒那麼臭,因為蛋白質含量低。而蛋白粉能被人體百分之百吸收的。

所以有歷史以來,所有的營養學家對人體七大營養要素其中一種又愛又恨,這種就是蛋白質,人體的生理上一定需要蛋白質,但令人體最易產生問題的又是蛋白質,毒素,腐壞,吸收不到產生異性蛋白,其實蛋白質是有功有過的,但我們能吸收到就會變成有功無過。蛋白質過高原因之一,就是暴飲暴食,例如自助餐,當你整個胃是肉時,是可以將你整個胃裝滿胃酸的,當胃酸滿瀉時會由食道湧上喉嚨,形成胃酸倒流,會將你食道灼傷,可能你沒甚麼感覺,因為食道沒什麼痛覺神經,但當你感覺到胃像火燒心時,你已是食道癌了,有些人叫慢性喉炎,醫又醫不好,因為他只看咽喉,看氣管,沒有看他的胃酸倒流。所以胃酸倒流第一件時是喝水沖淡胃酸。

從前有一教授教我如何飲食,早上吃麥皮+脫脂奶+一隻雞蛋+吃點生果,中午最好吃生的生菜+檻欖油+檸檬汁+烚肉+粗米,晚上也是這樣吃,下午吃脫脂奶+生果。要認識那些食物是對的,怎樣食是對的,食錯了要修補。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湖光水色調(i2star)

作詞:荀夜羽
作曲:悟空
笛譜製作:13少(freetatkin.com or freetatkin.blogpost.com)

4. 消化系統



由咀巴到肛門,上下兩個口張開,指咀和肛門,沒有第三個口,一個入口,一個出口。

什麼是消化系統?主要是指將食物吸入人體,人體80%主要由小腸吸收營養。小腸只能吸收簡單物質,不可以吸收複雜物質。簡單到只能吸收七大營養素,纖維除外,纖維是不可以吸收的。

例如:你吃一隻雞脾,小腸不能吸收一隻雞脾,要靠消化系統,咀巴與胃將複雜變成簡單。什麼是消化系統,就是將複雜變成簡單。簡單到小腸能吸收得到,有沒有人有這障礙呢?有障礙者,食物只能經過你身體而無法被吸收。

所以我們在吸收營養裡面,先決條件是你的消化系統要將複雜變簡單,吸收不到就沒用了。

例:雞脾有蛋白質,但小腸只能夠吸收氨基酸,而不能吸收蛋白質,小腸吸收後,運去肝臟,肝臟將氨基酸分發到有需要的身體各組織上。如頭髮不夠蛋白質,就會合成頭髮的氨基酸的排列結構送去頭髮上。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最基礎的一種原素,頭髮是蛋白質造成,皮膚、心、肝、脾、肺、腎都是蛋白質造的,但它們的型態卻不一樣,為甚麼皮膚不能隨意移殖到身體其他部位上?因為大家的氨基酸的排列分子結構不一樣。

1. 人體將複雜變成簡單,有兩個方法。就是機械性(物理性)和化學性(將消化液,胃酸之類,將分子結構改變。)

口(機械性)+唾液(化學性)
唾液含有澱粉酶,將糖轉化成麥芽糖,能對殼物類進行消化與分解。所以將飯含在口內一分鐘,之後會有甜味感覺。能將食物由大變細,只有口和胃可以,靠口咬細咀嚼和胃磨爛食物。咀多做功夫,胃就能少做功夫。胃病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個口懶,或者是食得快趕時間,食得太快,正確進食要半小時,休息半小時。

舌:作用輸送、混和,舌頭比手指靈活。舌頭可控制口水的進出。

口腔內的食道與氣管位置上有兩個門,叫括約肌,你吸氣,它會蓋著食道,你進食,它會蓋著氣管,括約肌全由神經系統控制。如果食物錯誤進入氣管,氣管內有絨毛,內有很多神經線,一有固體食物進入就會收縮,一收縮,肺部便會澎漲,並會往氣道內往上噴,食物便會由氣道噴出。

食道:靠腸的蠕動向下推進,向上就會嘔,向下正常。嘔的原因:1. 食物中毒,2. 感染。身體會盡量將毒素排出,盡量不給身體吸收,盡快排出來。假如你又痾又嘔,身體會運用兩種排毒功能,也証明你中毒很深,炎症嚴重,要立即看醫生。

3.營養素三大功能

營養素三大功能: 
基礎理論----三大功能,任何營養素在體內發揮三大功能。

1. 在體內產生能量提供熱量能源──人體活動和睡覺時身體都是溫暖的,人不能一分一刻沒熱能,沒有熱能,代表生命的終結。熱能不足,會引起很多疾病。人沒有水可以支撐數天至十數天,但人沒了氧氣,就算5分鐘後給回你氧氣,你都會變成植物人。因腦細胞缺養後,腦細胞第一時間死亡,因為缺氧,人就會沒有熱能,體內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不被燃燒,熱能一斷,細胞立即死亡。人是不可以斷熱能的。換句話說,我們的熱能只能支援數分鐘,沒有熱能數分鐘,細胞全部死亡。所以生命最基礎的元素就是能量。

例:有學營養的人,他母親說不吃飯不長高,他就說母親錯,人身高發育不是要靠吃飯,而是蛋白質。其實母親沒錯,當能量不足時,蛋白質就會被燃燒作能量,你吃的所有蛋白質全部轉做能量。所以維持生命,一個人要增肥不是吃蛋白質而是先要供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比他,蛋白質才可以進入身體,要同時進行才可以。肥胖很易引起疾病,但一個人太瘦,引起的疾病會更多。

營養師的責任是找出每個人的差異性,首先要搞清楚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之間的關係,在身體內的變化是怎樣。掌握了,減肥就很易。

2. 修補生長原料:蛋白質。

3. 調節生長機能有些營養素是不能作出修補及提供熱量的,但可以作出調節作用,就好像催化劑,汽車的引擎油,引擎油不能產生能量,但沒有它汽車就不能動。水那麼重要,是生命之源,但水不能產生能量,可不可以修復?水是生命之源都只可以作為調節之用,調節人體的酸鹼度,體溫,輸送營養,排出癈物。

攝取營養的飲食金字塔法則: 
四類食物,吸引七大營養在人體發揮三大功能。
飲食金字塔只能參考,不能當真,對某些人來說,飲食金字塔是錯的。

缺鐵性貧血,為什麼會缺鐵?你很難在一餐食物中找不到鐵,鐵在人體的需要量不高,只需15毫克一日,基本上很難患上缺鐵性貧血病,比找無鐵的食物更難,但偏偏有人患上缺鐵性貧血。原因食物中有很多鐵是你的腸胃吸收不到,在糞便中排出。

原來人體食了很多食物,卻吸收不到食物中的營養,營養過門而不入。所以很多疾病和消化系統有關。所以:
1. 學習營養中的營養價值外;
2. 還要學習如何進食後在腸胃內吸收到營養;
3. 營養素如何在體內合成。
有時不是腸胃不好,是體內合成不好,維他命D(鈣化醇),幫助鈣在體內轉化成骨骼,沒有D,食所有的鈣都變成廢物,使我們的鈣不能合成變成骨骼。
例如:
1. 骨質疏鬆症缺鈣,但未必飲食缺鈣,有可能在體內不能合成變成骨骼,有機會缺維他命D。
2. 體內的酸鹼度會使鈣流失,也會影響合成,所以有時不是吸收不到,而是合成不到的問題。
3. 一個很瘦的人,腸胃很差,怎樣吃也吸收不足鈣,因合成不了,而肥人則合成速度快,分解速度慢,所以會變肥。

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2. 七大營養要素

七大營養素佔人體的百分比如下:
1. 水 (約佔人體55~65%,男性水份會較女性多,每天最好喝超過10杯水以上。)
2. 蛋白質 (約佔人體20%)
3. 礦物質 (約佔人體5%)
4. 碳水化合物 (約佔人體2%)
5. 脂肪 (約佔人體15%,女性較男性佔的比重多)
6. 維生素 (約佔人體1%)
7. 纖維 (0%)
以上稱之為人體七大營養素,是組成人體最重要的架構。

缺水會有問題,世衛已公報人的疾病有60%與缺水有關,關節炎和缺水有關,與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有關。為什麼水這麼便宜,人體也會缺少?因為人不習慣喝水,我們口渴才喝水,那時已達到中度缺水了,所以每天都要多喝水。

維他命B族吃多了,排出體外的尿液會較黃色,因為核黃素排了出來,但是吃完B族後尿液非常黃,就証明喝水不夠,我們要喝到尿液不黃,水才會足夠。

蛋白質佔人體20%,人體的頭髮、皮膚、心、肝、脾、肺、腎,基本上人體只有兩種東西是沒有蛋白質的,一個是尿液,一個是膽汁,而其他地方基本上的組成是以蛋白質為主。如果你說水是生命之源,蛋白質就是生命之本,就是生命。

蛋白質只需要有水和空氣,有溫度,它就能演變成第二種生命。什麼食物最易變壞?就是蛋白質高的食物。肉類很易變壞,牛奶很易變壞,因為會演變細菌。所以一定要有水和空氣,才會演變成生命。如果想食物不變壞,只要抽乾食物水份,不提供溫度給它就可以了。因此,蛋白質是生命的來源,既然是生命主要的來源,但奇怪的是水佔60%,蛋白質卻只佔20%,為何水比例會較蛋白質多?水不是製造生命的最重要架構,但為何水的分量會較高?人體是蛋白質製造,不過裝滿了水,所以水比蛋白質佔的比重多,但基本製造人體結構是蛋白質,而不是水。

纖維佔0%,既然身體沒有纖維,纖維不應列入七大營養素內,人體內任何一個組織基本上不含纖維,纖維靠進食而得,所以纖維嚴格來說不算人體架構內組織,但身體沒有它就會出現問題。

除了七大營養素,還有植物濃縮素,原來我們進食七大營養素並不足以維持生命,而植物濃縮素的發現,在這廿年間發現了這種物質,琛美凱博士發現它,而真正確認它是這廿年間的事。

生飛滋不是一兩天就好,它會經過一個炎症期,很痛很長時間。喝雪梨汁可解決飛滋問題。

為何雪梨汁可解決飛滋?原來缺白色植物。所以為何膳食內要有不同的顏色是那麼重要,有些東西是不可取替的,真的要吃。男士想預防前列腺問題要吃紅色植物,一定要吃蕃茄,因為蕃茄內有蕃茄紅素。 

1. 營養的吸收與運用

營養的相互關係              

甚麼叫營養?維持生命所需的材料,身體內任何一部份多出或少了都會產生問題。人體內所有東西,都由很多材料去組成,材料即是營養。

為甚麼我們會生病?有病叫不健康。人體生病可能是創傷性、細菌感染,如非典、豬流感、禽流感、肺結核感染等,這些傳染給你的疾病,是由外界引來的。我想問大家,當年非典全球震驚,香港也是受疫區。非典過後,世衛作出統計,全球因為非典而死亡的總人數不到一萬人。據統計數字,每年死於癌症人數是500萬人,2012年已上升至每年700萬人,估計在2016年死於癌症的人數會突破至1200萬,心血管病歷來與癌症數字相約。在大陸,患上糖尿病的人佔1億9千6百萬,高血壓佔3億3千萬。以數字來說,非典死亡率相對較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為低,為何人們怕非典而對於癌症卻視而不見?原因是這些病的普及率太大了,人們往往忽略了。

為何糖尿病、癌症等病不會傳染?現在很多疾病都沒有原因,有朋友患了紅斑狼瘡症,這病是身體免疫系統錯誤攻撃自己身體器官,醫學上稱為自我免疫病,醫生會說患病原因不明。

白食(大陸叫白顛瘋),也是自己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皮膚,致使黑色素死亡,身體不能製造黑色素,醫生會說患病原因不明。

乳腺癌主要是內分泌失調,雌激素過剩,引致訊息錯誤而致基因突變,醫生也會說是原因不明。我們會發覺很多疾病會原因不明,沒有原因。

只要是人體屬於你的東西,現在多了或少了,體內形成失衡,任何疾病都有機會發生在你身上。所以,我們不是要解決疾病,而是要解決體內的失衡。大家明白到糖尿病,心血管病,都是體內多了東西;骨質疏鬆症少了東西。其實最重要不是患什麼病吃什麼東西,而是這個朋友身體缺什麼,多了什麼,要平衡回它。任何疾病在得到平衡狀態之後,任何疾病都會得到化解於無形之中。